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妾薄命

袁宏道 袁宏道〔明代〕

落花去故条,尚有根可依。
妇人失夫心,含情欲告谁?
灯光不到明,宠极心还变。
只此双蛾眉,供得几回盼。
看多自成故,未必真衰老。
辟彼数开花,不若初生草。
织发为君衣,君看不如纸。
割腹为君餐,君咽不如水。
旧人百宛顺,不若新人骂。
死若可回君,待君以长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落花离开原来生长的枝条,还有树根可以依靠。
妇人失去了丈夫的欢心,那难言的痛苦要向谁诉告?
晚上点燃的烛光燃不到天明,宠爱到极点也会变心。
只有这一双长长的蛾眉,能供得几次回头顾盼怜爱深深。
看得多了就不新鲜了,我的容颜未必真的已经衰老。
譬如那开了数次的花树,不如那刚刚长出来的鲜草。
用头发为你编织衣裳,你心中还比不上薄纸一张。
割下身上的肉为你准备饭食,你吞咽时还不如清水一汪。
原来的妻子百般温柔顺从,还不如听取那新人咒骂一场。
如果一死可以使使夫君回心转意,我愿长埋地底等待你。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明朝由于推行绝对君主专政,理学、八股盛行,却出现了“台阁体”到“复古派”的长期统治,前者空洞典雅,后者模拟聱牙,平易通俗的文风消匿了。不过,时代发展到明朝中叶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思想解放浪潮涌出,戏曲小说大盛,民间文学被重视,一股文学通俗化的激流以冲决一切的力量奔涌向前。袁宏道顺应这股潮流,提倡以平易通俗的语言,直抒胸臆,不用什么典故,大量釆入俗语,他还向民歌学习,创作表现出鲜明的特色,清晰明快,平俗易懂。《妾薄命》就是这时期创作的。

参考资料:完善

1、 李梦生注译.元明诗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07.第143页
2、 湖北大学中文系湖北作家研究室编.湖北作家论丛 第1辑.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06.第257页

赏析

  《妾薄命》是明代诗人袁宏道创作一首拟古乐府诗。诗文通过一个弃妇的内心独自,表现她和与她有着共同命运的妇女的不幸和痛苦。全诗每四句换韵,层层深入地揭示弃妇内心的悲愤。“落花去故条,尚有根可依。妇女失夫心,含情欲告谁?”在诉说了弃妇悲惨的命运后,从“灯光不到明”到“不若初生草”等八句,接着说明,弃妇被弃,完全是无辜的,原因在于丈夫喜新厌旧;即使妻子尚未年老色衰,他也要另觅新欢。在他看来,“初生草”也比“数开花”美得多。正由于丈夫喜新厌旧,所以妻子无论怎样委曲求全,也无法使丈夫回心转意。最后八句便是深入揭示这层意思的。织发为衣,剖腹为餐,自然是夸张语,但又完全是实情。弃妇如果能使丈夫回心转意,甚
展开阅读全文 ∨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1667篇诗文  253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环翠亭记

宋濂 宋濂〔明代〕

  临川郡城之南有五峰,巍然耸起,如青芙蕖,鲜靓可爱。其青云第一峰,雉堞实绕乎峰上,旁支曼衍,蛇幡磬折。沿城直趋而西,如渴骥欲奔泉者,是为罗家之山。大姓许氏,世居其下。其居之后,有地数亩余。承平之时,有字仲孚者,尝承尊公之命,植竹万竿,而构亭其中。当积雨初霁,晨光熹微,空明掩映,若青琉璃然。浮光闪彩,晶莹连娟,扑人衣袂,皆成碧色。冲瀜于北南,洋溢乎西东。莫不绀联绿涵,无有亏欠。仲孚啸歌亭上,俨若经翠水之阳而待笙凤之临也。虞文靖公闻而乐之曰:“此足以抗清寥而冥尘襟。”乃以“环翠”题其额。

  至正壬辰之乱,烽火相连,非惟亭且毁,而万竹亦剪伐无余。过者为之弹指咏慨。及逢真人龙飞,六合载清。仲孚挈妻子自山中归,既完其阖庐,复筑亭以还旧。贯而竹之,萌蘖亦丛丛然,生三年而成林。州之寿陵与其有连者,咸诣大仲孚,举觞次第为寿。且唶曰:江右多名宗右族,昔时甲第相望,而亭榭在在有之。占幽胜而挹爽垲,非不美也。兵兴以来,有一偾而不复者矣;有困心衡虑仅脱于震凌者矣;有爬梳不暇迁徙无宁居者矣。况所谓游观之所哉!是亭虽微,可以卜许氏之有后。足以克负先志,前承后引,盖未有涯也。酒同酣,相与歌曰五山拔起兮青蕤蕤;六千君子兮何师师;凤毛褵褷兮啄其腴;秋风吹翠兮实累累;邈千载兮动遐思。歌已而退寿陵。

  中有陈闻先生者,谓不可无以示后人。乃同仲孚来词林,请予为之记。

  呜呼!昔人有题名园记者,言亭榭之兴废,可以占时之盛衰。余初甚疑之,今征于仲孚,其言似不诬也。向者仲孕出入于兵车蹂践之间,朝兢暮惕,虽躯命不能自全。今得以安乎耕凿,崇乎书诗。而于暇日,怡情景物之表,岂无其故哉。盖帝力如天,拨乱而反之。正四海、致太平,已十有余年矣。观仲孚熙熙以乐其生,则江右诸郡可知;江右诸郡如斯,则天下之广又从可知矣。是则斯亭之重构。非特为仲孚善继而喜,实可以卜世道之向。治三代之盛,诚可期也。予虽不文,故乐为天下道之,非止记一事而已。

  仲孚名仲丽,嗜学而好修,士大夫翕然称之。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夫

黄峨 黄峨〔明代〕

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怜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毛伯温

朱厚熜 朱厚熜〔明代〕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